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教育部的第四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今天是3月1日,春季开学的标志性日子,从2月下旬开始,大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在这里我们也祝所有的学校开学顺利,祝所有的学生学业进步。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要向各位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各位记者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力求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大家知道,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为保障“停课不停学”,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应运而生,到目前已经整整两年的时间了。
谢谢续梅主任,非常感谢毛厅长、杨非副馆长还有黄莉书记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再次见到媒体朋友非常高兴,2月15号我们见过一次,过了两周,再次相聚在这里。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有关情况。刚才续梅主任简要介绍了平台的背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更好服务提高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大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在总结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运行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并将原来的“云平台”改版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我把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个通报: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构建网络化、个性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特别是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实施和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迫切要求,亟需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与应用,拓展平台功能、丰富平台资源,更好地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也服务应急状态下的“停课不停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进一步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助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和有力支撑。这是一个主要的背景。
二是重点实现“四化目标”,经过2至3年的努力,实现平台体系协同化,基本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体系;网络运维顺畅化,基本具备支撑平台稳定运行、性能可靠、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条件;精品资源体系化,基本建成导向正确、科学专业、覆盖广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资源体系;融合应用常态化,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资源教与学成为新常态。
三是重点完成“三项任务”,也就是系统完善平台整体架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分发共享机制,将平台资源按各省(区、市)需求分布式部署到省级平台,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可以直接使用国家平台;开发汇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聚焦服务全面育人,开发汇聚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六个板块的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应用,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二是严把资源质量。区别不同类型资源,分别制定资源建设质量标准,健全资源质量的审核机制,坚决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切实把好政治关,坚持科学性,注重规范化;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场景,丰富资源呈现形式,助力提高资源的使用实效性。鼓励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建设工作,对于入选平台的优质资源,教育部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对观看次数多、评价反映好、使用效益高的资源,对提供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把资源提供和使用情况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三是强化平台应用。面向战线全面部署,指导各地各校将充分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加强使用培训指导,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纳入各级教师培训,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重要内容,强化依托平台资源开展应用培训;加强学生使用平台资源的指导,培养学生提高使用能力。
健全应用激励机制,“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将平台资源的常态化应用纳入教育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教育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及时评估应用成效;建立教师应用资源跟踪考评机制,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重点推广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交流力度,促进家长、社会全面了解“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内容、功能作用和使用方法;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沟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平台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感谢吕玉刚司长,接下来请毛杰副厅长介绍河南省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资源的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河南是全国基础教育人口第一大省,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省共有中小学、幼儿园4.77万所,在校生多达2130.71万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职工165.78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面对点多、面广、摊子大的现状,河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更为强烈、更为迫切。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加强平台建设的应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信息化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2020年2月,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开通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和普遍欢迎。“云平台”学科覆盖全、内容资源优、动态更新快、使用效果好,特别是在突发疫情、汛情、自然灾害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支撑了网上教学,稳定了家长、学生的情绪。据统计,河南省用户累计访问量近10亿人次。
一是赋能学生自主学习。“云平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特点,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了课堂教学资源,覆盖了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河南坚持把“云平台”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自然灾害应对期间网上教学的主要依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有效解决了学生居家期间的教学问题,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正常教学期间,我们把“云平台”的优质资源,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补充,引导学生利用平台的资源开展预习、复习,有效降低了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冲动,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二是赋能薄弱学校教学。河南省的省情特点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比较多,目前还有1.25万个教学点,最大限度发挥“云平台”资源的使用效益,对于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各地各校把国家优质资源融入到日常课程教学体系,特别针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充分利用“云平台”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推广“双师课堂”模式,运用国家资源开展联合教研,由中心校教师通过“专递课堂”对薄弱校学生开展指导巩固,提高线下教学质量。目前,基于“云平台”建立的“双师课堂”模式的学校已经达到1700多所。
三是赋能教师素养提升。河南把研学“云平台”优质课程作为教师研修、能力培训、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以这些优质课程案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1年,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我省推荐的500节精品课入选了“部级精品课”139节,入选率达到了2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
感谢毛杰副厅长,最后请黄莉书记从学校的视角介绍学校、老师和学生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资源的有关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黄莉,我们学校是宁夏“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首批示范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建设了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资源和应用实现互联互通。海量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应用,极大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沃土,我们以技术变革为手段,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促进了教学方式变革。在“云平台”资源的强大支撑下,我们通过对在线教育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资源校本化、特色化,覆盖各学科。优质资源通达每间教室,师生充分利用“云平台”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课内外学习,每个教师、学生都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所有学习过程、教学活动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上完成并形成过程性数据记录。通过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课前精准定教、科学定制;课中立体互动,及时反馈;课后定制作业、科学评估。助力减负增效、因材施教,打造“在线课堂”升级版。为了让课堂变革取得实效,我们设计了“一案三单”,即教师教案、学生预学单、探究单、达标检测单,支撑“学-问-思-辨-行”结构化教学模型落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是实现了资源与技术融合应用。学校与企业、机构等科研力量结合,共同研发数字化终端“数字课桌”,并把自主开发的教师备课手册、学生学习手册、教师课件等校本资源,以及“云平台”上的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嵌入,让教学内容精准触达每个学生。让“云”资源变成可用的数字化的资源,去适配到每一个学生的“端”。教师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究思考、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和信息素养,探索个性化培养,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应用。
三是推动了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我们在利用“云平台”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同时,也通过专递课堂、在线教研积极帮扶宁夏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比如,我们为海原李旺中心小学、盐池大水坑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输送优质资源,两地孩子同上一堂课,帮助他们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为提升区域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将自主研发的“给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大课”,分享给辖区内所有小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用。
感谢黄莉书记。接下来把时间留给记者朋友,欢迎各位提问。
请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将如何有效服务学校来落实“双减”工作?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非常关键,也是这次升级改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家经过这段时间都感受到了,经过各地各校上学期的积极努力,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业总量时长得到有效调控,作业设计水平也不断提高;课后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大概有92%以上的学生自愿参加了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双减”政策发布以后,我刚才在介绍当中也谈到,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日均的浏览次数、访问人次和内容流量均呈现高位激增的态势,为服务“双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关键是要抓好三个提高,也就是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这次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重点聚焦这三个提高,凸显服务“双减”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汇聚。为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教师研修”板块专门开设了一个栏目,就是作业设计专栏,在这个专栏当中提供了分学科的作业设计指南,还提供了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关于作业设计的专题辅导报告。在课程教学资源当中,提供了精品的课后练习作业,特别是早期录制的人教版教材课程都精心设计了课后练习作业。这些资源有助于各地各校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汇总各地的优质作业,供大家学习借鉴使用。
为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平台上专门把课后服务作为6个板块之一,独立设置,充分体现了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广泛汇聚遴选了各方面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目前已经上线1166条课后服务资源,还连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这将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后服务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存在课后服务资源不足的学校。我们相信,平台提供的这些资源,对于这类学校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我们特别希望广大学校和师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课后服务水平,开展更多的课后服务的项目。
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原来只有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的教材,这次新增加了7个出版社的116册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将全面覆盖目前使用这些教材版本的地方和学校。
想请教一下毛杰副厅长,您刚才提到河南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遴选,请问河南省的精品课活动有哪些与本省实际相结合的考虑?谢谢。
除了国家中小学教育平台提供的各类优质教育外,如何推动各地各校通过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等途径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看来你是非常关注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问题。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多种应用场景,实施智慧课堂、智慧作业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对学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教学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探索实践的情况看,这种应用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加大了财政投入的力度,优化了学校的网络基础环境,统一建设了智慧教室,配备了学生的学习终端,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平板。但是更多的地方,可能还不大具备这样的财力和技术条件,主要是财力保障因素。
我想请问相对于之前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资源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功能提升以及运营支撑等方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有什么改进?谢谢。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是一个很专业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在2020年2月17号上线运行,选择了功能简单、稳定可靠的技术路线。这种考虑是在当时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亿万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要求必须做到平台操作简单、界面简洁、视频播放流畅,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反应很好。
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结合服务落实“双减”工作的需求和用户的建议等情况,我们一直在考虑云平台的“升舱”改造问题。在今年教育部将实施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加快实现面向各类用户的个性化精准服务,提升平台智能服务水平是云平台功能升级的重点方向。因此,本次云平台在升级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后,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提升。
上一条: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下一条: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